RSS
热门关键字:
当前位置 :| 主页>新手入门>

嵌入式linux网络引导

来源:linux联盟 作者:互联网 时间:2008-10-15 Tag:网络引导   点击:

嵌 入式linux的开发中,内核移植及根文件系统的建立过程中,为了验证内核移植是否成功,根文件系统的建立是否可行,需要将它们的映像文件烧写到 Flash中反复试验。如此频繁地烧写Flash,既浪费时间,减低了开发效率,还会对Flash造成损伤。因此在内核移植及根文件系统的建立过程中一般 采用网络引导。具体操作过程如下:
一 Boot Loader环境变量及内核参数设置
我的开发板的boot loader采用的是U-boot,其环境变量设置如下:
Uboot> printenv
bootdelay=3
baudrate=115200
ethaddr=00:12:34:56:78:9a
ipaddr=192.168.0.9          
serverip=192.168.0.1        
netmask=255.255.255.0
rootpath=/home/zht/rfsys      
stdin=serial
stdout=serial
stderr=serial
bootcmd=tftp 21000000 uImage;bootm 21000000    
bootargs=root=/dev/nfs rw nfsroot=192.168.0.1:/home/zht/rfsys nfsaddrs=192.168.0.48: 192.168.0.1:192.168.0.1:255.255.255.0 console=ttyS0,115200 mem=32M  
 
① 设置目标板IP地址
② 设置服务器IP地址
③ 设置根文件系统在服务器上的路径,注意该路径一定要设定为服务器上的nfs目录。
④ bootcmd是u-boot启动后执行的命令,命令之间用分号分隔。
   tftp 21000000 uImage 表示通过tftp 将内核映像下载到RAM中地址为0x21000000;
   bootm 21000000 启动linux操作系统
⑤ 定义u-boot传送给linux内核的命令行参数,该命令行指定以网络文件系统作为根文件系统。
其中root=/dev/nfs,并非真的设备,而是一个告诉内核经由网络取得根文件系统的旗标。
参数nfsroot这个参数告诉内核以那一台机器,那个目录以及那个网络文件系统选项作为根文件系统使用。参数的格式如下:
nfsroot=[<server-ip>:]<root-dir>[,<nfs-options>]
如果指令列上没有给定 nfsroot 参数,则将使用‘/tftpboot/%s’预设值。其它选项如下:
<server-ip> --指定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的互联网地址(IP address)。如果没有给定此栏位,则使用由 nfsaddrs 变量(见下面)所决定的值。此参数的用途之一是允许使用不同机器作为反向地址解析协议(RARP) 及网络文件系统服务端。通常你可以不管它(设为空白)。
<root-dir> -- 服务端上要作为根挂入的目录名称。如果字串中有个‘%s’ 符记(token),此符记将代换为客户端互联网地址之 ASCII 表示法。
<nfs-options> -- 标准的网络文件系统选项。所有选项都以逗号分开。如果没有给定此选项栏位则使用下列的预设值:
        port            = as given by server portmap daemon
        rsize           = 1024
        wsize           = 1024
        timeo           = 7
        retrans         = 3
        acregmin        = 3
        acregmax        = 60
        acdirmin        = 30
        acdirmax        = 60
        flags           = hard, nointr, noposix, cto, ac
参数nfsaddrs设定网络通讯所需的各种网络接口地址。如果没有给定这个参数,则内核核会试著使用反向地址解析协议以及/或是启动协议(BOOTP)以找出这些参数。其格式如下:

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
发表评论
评论内容:不能超过250字,需审核,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。
用户名: 密码:
匿名?
注册

嵌入式linux中文站
QQ群讨论 微博订阅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随时获取最新开源资讯